程维金(1,2) 周 煜(1) 王鹏程(1) 滕明君(1) 肖之炎(2)
2020(4):1-8(转第18页).
摘要:城市森林发挥着诸多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着区域生态安全。改善城市森林结构,提升其生态系统服务,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目标和趋势。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通过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研究,探索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基于实地调查数据、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和遥感数据,运用相关生态学模型,从森林植被类型、城市化梯度、功能类型间关系等方面研究武汉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城市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在植被类型间和功能类型间存在明显分异特征,马尾松杉木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木林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比较高,其中马尾松杉木常绿针叶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占总价值比例为44.30%,达97.70×108 元·a-1,其他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例均小于5%;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异明显,黄陂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最高,占比为41.46%(91.43×108 元·a-1),新洲和江夏次之,占总价值的20.84%和19.21%,其他区占比均低于5%。尽管近年来武汉市城市绿化投入较大,但森林面积较小,中幼龄林面积比例较大,林种结构单一,纯林面积比例较高等问题是影响武汉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水平的关键因素。后续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中,应围绕森林面积提升、加强中幼龄林管理,改善森林群落结构,优化森林景观格局等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水平和供给结构,为武汉市城市生态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2020(4):9-12.
摘要:国家湿地公园是自然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及植物群落,对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样方调查法,研究了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多样性及主要植物群落,主要结果如下:1.武汉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维管束植物有64科146属177种;2.湿地公园植被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和19个植物群系;3.湿地公园内共分布有10个主要植物群落,分别为芦苇群落、穗状狐尾藻群落、慈竹群落、莲群落、加杨群落、决明群落、侧柏群落、池杉群落、鸡爪槭群落和构树群落。4.外来入侵种为凤眼蓝和喜旱莲子草。该研究成果可为武汉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与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杨 繁(1) 郭 毅(2) 周芩屹(2) 秦 貌(2) 毕州宏(2) 杨 旭(1)
2020(4):13-18.
摘要:以湖北二仙岩泥炭藓沼泽湿地不同退化程度的四块典型样地(CK、SM、SP、GA)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有机碳、氮数量分布及其协同积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0~10cm土壤有机碳氮含量最高,具有明显的表聚性,且与10~20cm、20~30cm、30~40cm、40~50cm和50~60cm土层间存在显著差异(除SP外)。不同退化程度湿地土壤0~60cm碳储量为54.42~105.06t·hm?2,氮储量为4.84~7.35t·hm?2,分布规律为CK>SM>GA>SP,且CK和SM的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均显著高于GA和SP,说明湿地退化显著降低了湿地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在不同林型中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二者具有明显的协同积累特征。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区域尺度土壤碳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建议加强保护区内泥炭藓的保护力度。
付 剑(1,2) 詹先银(2) 漆 俊(2) 甄爱国(2) 方元平(1,3)
2020(4):19-21.
摘要:云锦杜鹃是中国特有的野生植物。本文对湖北大别山自然保护区的云锦杜鹃种群大小级结构、存 活 曲 线、高 度级结构进行研究。该研究可为云锦杜鹃的进一步保护、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20(4):22-24(转第28页).
摘要:2019年湖北气候出现夏季高温、伏秋连旱现象,本研究对江汉平原地区的楸树组培苗在极度自然干旱下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楸树自根苗具有较强的耐旱性,但极度干旱对楸树苗木生长造成了较大影响,不同无性系对干旱的响应不同,不同无性系在不同干旱时段的地径和株高性状均表现差异显著,为进一步选择耐干旱的优良无性系提供了依据。
2020(4):25-28.
摘要:以日本落叶松家系试验林为对象,通过对造林3a后的保存率和生长量调查分析,比较不同家系的早期表现,并开展优良家系初步选择。结果表明林分平均保存率为78.22%,家系间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保存率和生 长 量 最 好 的是种子园家系246号,其次分别为24、299、240号;种子园家系的生长表现略好于母树林对照,但二者差异不大,需 要 成 林后再进行比较分析。
2020(4):29-31.
摘要:通过引进西南桦组培无性系,2017年4月于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万世清工区开展混交造林试验,采 用 西 南桦与红锥混交4种造林模式,2年后通过样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造林模式对西南桦早期生长表现影响不显著,各种 西 南桦混交模式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没有显著差异。西南桦 有 白 蚂 蚁、蟋 蟀、天 牛、木 毒 蛾 危 害。造林模式对红锥早期生长表现影响不显著,各种红锥混交模式树高、胸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红锥有木毒蛾危害。
2020(4):32-33(转第41页).
摘要:为了比较不同氮用量水平下中国北方地区油松幼苗生长及其生物量的变化,特 开 展 研 究。结 果 表 明,在 施 氮 为10nmol·L-1时幼苗最高,为1.44m,在施氮量为20nmol·L-1处理下,油松幼苗基径 最 粗,为37.45mm;以 不 施 氮 肥 的处理根生物量最大,为120.21g;随着浓度的增加,茎生物量逐渐降低,5nmol·L-1处理的茎生物量最大,为192.41g,施氮浓度为10nmol·L-1处理下叶生物量最大,为37.13g
2020(4):34-36.
摘要:用容器苗造林,是乡土珍贵树种造林推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天然林修复等项目中提高林分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乳源木莲树干通直,是优良庭园观赏和四旁绿化树种,具药用、经济等价值。本文乳源木莲采用6种不同基质及4种不同型号容器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及不同的容器袋对乳源木莲苗期生长有影响,基质和容器型号对乳源木莲生长影响显著,基质和容器型号大小有交互作用。通过苗木质量、育苗成本、造林成本、造林成活率等指标对比综合分析,采用基质配比(树皮50%∶谷壳30%∶泥土20%)和容器直径1cm育苗效果较好。
2020(4):37-41.
摘要:森林具备碳汇功能,而合理选择碳汇树种对提高森林碳汇能力至关重要。古树因寿命长、单株材积大,碳封存能力强,成为选择碳汇树种的重要参考。通过对湖北省2019年公布的1级古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树种生物学特性、珍贵程度、分布现状以及湖北各地的气候、土壤、海拔等因素综合研判,得出以下适合的碳汇树种:在全省范围内较适合的碳汇树种为银杏、栓皮栎、枫香、黄连木、樟树。在石灰岩山地或碱性土壤上较适合的碳汇树种为柏木、圆柏。在平原和山区沟谷地带较适合的碳汇树种为枫杨。在湖北西部高海拔地区较适合的碳汇树种为铁坚油杉、油杉。此外,为使各地在碳汇树种选择上更加精准,根据湖北省的地形地貌,将全省分为鄂东北、鄂东南、鄂西南、鄂西北和江汉平原五个区域,并分别确定了各区域较适合的碳汇树种。
2020(4):42-44.
摘要:打孔注药是预防松材线虫病的有效措施,黄山区2017年起开始应用2%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预防松材线虫病。本文通过黄山区汤口镇等7个乡镇3年来实施打孔注药预防松材线虫病,与 太 平 湖 镇 等7个乡镇未打孔注药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采用打孔注药方式每株松树管护成本下降25.2%,松树枯死率由3.68%下 降 到1.26%,平 均 每 公 顷死亡株数由16.95株下降到9.15株,林分质量明显提高,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天敌,降低劳动强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减少森林火灾隐患,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2020(4):45-48.
摘要:采用室内饲养观察法、饵木诱集观察法、样木解剖调查法和诱捕器诱集调查法,对松墨天牛在恩施市海 拔400~ 1200m处的发生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成虫在恩市发生期为4月下 旬 末~10月 中 旬;随 着 海 拔 的 升高,成虫羽化高峰期逐渐推迟,海拔400~600、600~800、800~1000m、1000~1200m 天牛羽化高峰期分别在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中旬、7月下旬。不同海拔高度该虫均为1年发生1代,都以低龄幼虫和老熟幼虫分别在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虫道内越冬,但在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该虫各虫态发生期不同,低海拔400m 处各虫态的发生期要比高海拔1200m 处 提 前30d左右。恩施市为典型的盆地气候,松墨天牛成虫发生期差异显著,防治适 期 不 一,该研究为该市松墨天牛的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2020(4):49-50(转第57页).
摘要:2019年笔者开展了松墨天牛饲养及行为学观察。观察表明,松墨天牛成虫羽化当天即可取食补充营养,约10d后见交配。雌雄成虫寿命平均近28d及以上,一生中不断补充营养并可多次交配产卵。松墨天牛成虫不爱活动,更少飞行,多在树枝树干上爬行移动,遇惊扰爬行速度较快。本次松墨天牛行为学观察,是湖北省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有益补充。笔者在观察结果应用中指出,当松林中松墨天牛虫口密度较大时,采取松墨天牛成虫防治十分必要;采取诱捕器诱捕防治时,应在5月初羽化初期立即开展。同时,笔者也指出,基于信息素可导致松墨天牛行为方式的改变,使其在林中扩大活动范围,如果在已发生松材线虫病的松林中开展信息素诱捕防治时,应严格执行不在已发生疫情的松林外缘使用诱捕器,不在非疫情发生松林与已发生疫情松林的交界处使用诱捕器,降低疫情扩散风险。
2020(4):51-54.
摘要: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的松树病害和重要的国际森林检疫对象。参照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研究方法,根据松材线虫病国内外发生分布状况、潜在危害性、寄主植物的重要性、传 播 方 式、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防控难度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病在广元地区的风险值 R 为2.88,属于特别危险的外来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本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松材线虫风险管理防控策略,以供林业部门参考。
陈邦清(1) 王黎明(2) 易尚源(1) 彭刚志(3) 周鸿彬(1)
2020(4):55-57.
摘要:通过物理清园、综合清园和二次综合清园措施,观测核桃黑斑病防控效果,发现清园可降低病害侵染程度,实行冬春两次综合清园更有利于杀灭越冬病原菌,降低病害侵染程度,防控效果更好。
吴 锋(1) 陆红明(2) 夏 晓(3) 李 军(1) 陈 彬(3)
2020(4):58-59林(转第86页).
摘要:荆门市马尾松、湿地松面积大,2016年境内确诊松材线虫病。自2016年以来,荆门市组织开展了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针对荆门市松材线虫病防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对策。
2020(4):60-63(转第76页).
摘要:研究乡村景观意境可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可激发人们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从设计主题、空间营造、细节渗透、情感激发四个方面阐述乡村景观意境营造的内涵。以福建省嵩口古镇为例,具体分析其乡村景观意境营造的经验与手法,以期为乡村景观品质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提供启发和借鉴。
2020(4):64-68.
摘要:国有林场是国家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林业生产性事业单位,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国有林场又被赋予了更重要的生态使命。湖北省森林资源丰富,国有林场在湖北省林业生态建设和森林经营管理中承担关键角色。在这一背景下,了解湖北省国有林场的现状与改革成效有助于揭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有林场改革与体制创新的机制,也是当前湖北省林业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为此,选择了通山县大幕山林场、南漳县七里山林场、咸宁市潜山林场、枣阳市大阜山林场和咸安区小岭林场等5个国有林场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等权重方法分析国有林场改革中通过建立适宜度指标体系,来确定林场的改革发展模式。
2020(4):69-76.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全球性难题。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中的碳排放也随之增加。如何通过增强城市绿地碳汇功能使城市达到碳氧平衡或缓解城市外林地的碳汇压力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城市绿地系统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调节城市碳氧平衡的关键,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概述了城市绿地碳汇功能及相关概念;介绍了现场测定法、样地清查法、生物量模型法和遥感估算法四种城市绿地碳汇功能研究方法;综述了基于碳氧平衡的低碳森林城市构建理论和“三源绿地”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理论两种基于碳汇理念的城市绿地理论。分析了当前城市绿地碳汇研究的不足;展望了城市绿地碳汇研究的发展趋势。
2020(4):77-79.
摘要:丹江口市是南水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和核心水源区,自开展森林城市建设以来,城市绿化总量大幅提升,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但与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分析丹江口市森林城市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彰显城市特色、扩绿增绿、坚持城乡一体 化 建 设、加强森林廊道建设、凸显近自然效果等方面提出了丹江口市城区森林建设的对策建议。
2020(4):80-82.
摘要:根据2019年完成的夷陵区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以 下 简 称“二 类 调 查”)成 果,概述夷陵区森林资源现状,并与2009年“二类调查”数据相比较,从森林覆盖率、各类林地面积蓄积、林种、乔木林龄组结构动态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并提出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建议,为夷陵区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提供参考依据。
谭小丹(1) 李军堂(2) 别兆荣(2) 李冰冰(3) 舒化伟(2)
2020(4):83-86.
摘要:兴山核桃具有个大、皮薄、仁饱满的特点。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广阔的土地资源为兴山核桃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为农民增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抓好核桃经济林栽培,逐步把兴山核桃产业发展成为全县农业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全面增长。
2020(4):87-88.
摘要:生态种植模式是中药材种植的发展方向。白及是中国珍稀中药材之一,野生资源已经枯竭,人工种植规模逐步扩大,白及林下生态栽培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基于多年试验研究成果,总结出白及林下生态栽培关键技术。
2020(4):89-90(转第31页).
摘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