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项托()张卓文()赵聪颖()雷婕()卓嘎泽措()穷达()拉巴卓玛()
2019(1):1-6.
摘要:本文以崇阳县天然苦竹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作业对苦竹竹鞭及根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竹竹鞭及根系主要分布在0~20 cm土层中,且以2 a和3 a壮龄鞭段为主。年龄及土层均对鞭径与节间长影响不显著。壮龄鞭上着生壮芽和笋芽多,而老龄鞭上则着生死芽多。苦竹细根生物量、细根直径、细根长度以及细根比根长各根序的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根序、土层深度及季节影响细根生物量、细根直径、细根长度及细根比根长发生相应的变化。
双德良()安林辉()王凡()戴汉会()孔凡贵()何野()徐永杰()
2019(1):7-10.
摘要:为了从太子山油桐种质资源收集圃中选择优良家系及单株,我们先从收集圃中采集单果样本,建立单果重量回归模型。通过调查油桐各家系单株单果的纵横径、数量,进一步分析油桐球果的形态特性、结果数量、产量差异性,从中选出优良家系及单株。
2019(1):11-14.
摘要:摘以华木莲叶为材料,研究消毒时间、激素浓度配比对华木莲叶片和叶柄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华木莲叶片和叶柄用浓度为0.1%HgCl2消毒,消毒时间分别为8、5 min,存活率最高,分别为32.15%、49.06%。华木莲叶片诱导愈伤组织适宜激素浓度配比为1.5 mg/L6BA+0.15 mg/LIBA,叶柄诱导愈伤组织适宜激素浓度配比为2.0 mg/L 6BA + 0.15~0.20 mg/L IBA,华木莲愈伤组织继代培养适宜培养基为MS + 2.0 mg/L 6BA +0.15 mg/L IBA。
2019(1):15-18.
摘要:通过对墨兰新品种‘梦之兰’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探讨了不同激素浓度对‘梦之兰’的诱导启动、继代增殖、生根壮苗培养和不同基质配比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获得‘梦之兰’诱导启动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6BA1.5 mg·L-1+KT0.6 mg·L-1、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1.5 mg·L-1+KT0.4 mg·L-1+NAA0.6 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MS+IBA1.0 mg·L-1、最佳移栽基质为松树皮:珍珠岩=1∶1。
2019(1):19-22.
摘要:保康紫斑牡丹是湖北省特有的野生牡丹类群,分布在海拔1 100~1 800 m之间,具有结实能力强、果荚大、结籽多、含油高等特点,但原生种植范围局限在高海拔山区,种植面积小,通过良种选育,选出暖湿性家系,采用与木本油料植物、园林观赏树种套种栽培技术,使保康紫斑牡丹在湖北省中低海拔地区能够正常生长,且表现形状良好。
2019(1):23-26.
摘要:本研究收集杨树种质资源保存圃和试验林中自然杂交种子及天然飞籽萌发的杨树实生苗进行播种育苗,选择出表现最为优良的无性系定名为长江杨。然后在监利县进行了长江杨与中监杨、中嘉杨等无性系的造林对比试验;在监利县、谷城县和夷陵区进行了长江杨的区域试验。通过长江杨的造林试验和区域试验表明:长江杨是优良的用材林树种,适宜在湖北省平原地区栽植而不适宜在山区和丘岗地区栽植。建议将长江杨作为速生丰产林的造林树种在湖北省平原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2019(1):27-31.
摘要:2015~2017年对宜昌楠木类树种资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宜昌习惯将樟科中的楠属、润楠属树种及琼楠属、山胡椒属的部分树种统称为“楠木”,已发现17种,按起源划分乡土6种,引进11种;按属划分楠属6种,润楠属9种,琼楠属1种,山胡椒属1种。由于人为砍伐和生境破坏,加上自身繁殖率低的原因,楠木类树种自然资源近于枯竭,部分楠木类树种引进栽培获得成功,保护和发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019(1):32-36.
摘要:为进一步完善本区域松材线虫除治方案,组织开展松材线虫及媒介昆虫在疫木体内分布规律研究,重点弄清疫木伐桩的传染性,并根据试验结果和相关文献资料,对宜昌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提出建议:适当简化伐桩处理;彻底清理林分中衰弱木和感病木;确保重点区域生态安全;加强疫木管控。
2019(1):37-38.
摘要:本文总结近年来美国白蛾飞机防治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对美国白蛾飞机喷洒防治作业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采取充分做好前期准备、选择适宜的药剂、掌握有利防治时机、运用先进的喷洒技术等4项措施,可以提高美国白蛾飞防作业质量,确保飞防效果。
2019(1):39-40.
摘要:本文阐述了松褐天牛在襄阳地区的发生危害情况,以及综合利用诱捕器诱杀、诱木诱杀、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防治松褐天牛。
2019(1):41-45.
摘要:在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体系框架下,比较分析1975~2014年湖北省已经开展的9次森林资源清查的调查方法、标准变化及主要结果等,梳理了湖北省森林资源清查体系建设历程,总结分析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的方向。
2019(1):46-51.
摘要:通过对湖北省六大生态区通山、浠水等8个县市区精准灭荒科技支撑现状的调查,在明确精准灭荒各类主体科技支撑职责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省精准灭荒科技支撑在科技意识、科技手段等方面存在的6类主要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因势利导等6种应对策略和措施及相关建议,以期省委省政府为提高湖北省林业精准灭荒效率、促进全省林业科技进步有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019(1):52-57.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设湖北林业长期科研基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定了基地建设总体目标及基本原则,对基地建设内容进行了合理布局,明确了基地重点科研任务,提出了建设湖北林业长期科研基地对策与措施,并对基地运行机制及保障措施进行了充分探讨,以期为湖北建设长期林业科研基地提供参考依据。
2019(1):58-60.
摘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及宜昌市林业系统内机械装备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林业发展要求对机械装备的要求,提出发展林业机械装备的建议。
2019(1):61-64.
摘要: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湿地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承载了湿地资源保护利用、湿地文化科普教育以及休闲游憩活动等多重作用的湿地公园应运而生。本文以江北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次的现场考察,提出公园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江北地区生境状况和不同区块特质,从丰富湿地生态多样性、重现自然优美的湿地景观的原则出发,对江北湿地公园提出了植物配置方案,以期在满足湿地公园生态功能和地域特质的同时极大地展现湿地景观效果。
2019(1):65-68.
摘要:现代生态水景营造采用综合的、立体的和生态的治理模式,是一种从根本上推动水景可持续管理的科学方法,兼具观赏性、生态性以及养护便利性等,体现的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无为而治”的先进治理理念。生态水景注重生态功能的体现,各生态要素相互依存、互补、制约和平衡,可实现水环境的生态平衡。生态水景也能最大程度地让居民亲近自然、感悟自然、融入自然。
2019(1):69-71.
摘要:城市立体绿化融建筑艺术和绿化艺术为一体,可以使城市建筑物的空间潜能与绿色植物的多种效益得到完善的结合和充分的发挥,选择推广适合当地生长的立体绿化植物,研究立体绿化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低碳及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2019(1):72-75.
摘要:利用山水形态和场地现状,在漓江东岸以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串联散落的公共空间,采用健康低碳的方式,在满足通行、游憩、休闲的同时,也实现了市民对自然和城市文化的深层理解。
2019(1):76-78.
摘要:植物景观贯穿整个城市公共空间,在活化城市绿地空间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不同特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在植物景观设计手法上也不尽相同。本文首先总结了植物景观的观赏特性,然后通过研究分析城市广场、城市道路和滨水空间这三种不同类型城市公共空间具有的空间特点,提出了相适应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2019(1):79-8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生态园已经成为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随之出现了一些主题农业生态园。本文就农业生态园中以月季景观为主题的农业生态园进行研究,探讨怎样合理有效的将月季主题景观应用到现代农业生态园中,从而更好的展现出月季主题景观的特色,营造出更绿色和谐的生态景观。
程军勇()邓先珍()罗正荣()姜德志()杜洋文()张青林()丁晓凤()
2019(1):85-86.
摘要:‘阳丰’是从日本引进的完全甜柿品种。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240 g,丰产性好,种子少,品质上等,抗逆性强,耐贮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适宜在湖北省甜柿产区栽植。
2019(1):87-87.
摘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