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6):9-10.
摘要:采用SPSS软件对麻城市河滩地意杨林早期生长数据进行曲线拟合,选定Quadratic曲线作为胸径与年龄的生长模型,Logistic曲线作为树高与年龄的生长模型,并分析了意杨林8年主伐期时的净收益.
2009(6):11-14,28.
摘要:利用1999~2008年SPOT-VGT 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分析了10年间恩施州植被覆盖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恩施州植被覆盖状况在10年内有较明显的改善,NDVI年平均值从1999年的0.564增长到了2008年的0.604,99%以上的区域植被指数趋向予正向增长;东部地区植被覆盖状况优于西部地区,在全州8个县市中鹤蜂县2008年NDVI年平均值最高,利川市最低;10年间恩施州西南部的来凤县与成丰县地表植被变化率最大,西北部的利川市与东部的巴东县和鹤峰县地表植被变化率明显落后于其他县市.区域植被监测变化表明天然林保护工程与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工程的实施,恩施州植被覆盖状况有了较明显的提高,有效地改善了恩施州区域生态环境,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稳步提高.
邓先珍 , 程军勇 , 张风 , 张帅 , 向珊珊 , 马林江
2009(6):18-20.
摘要:分别以幼树1 a生木质化、大树1 a生半木质化和2 a生木质化枝条为材料,将3种生根剂ABT、911、IAA配成500,200,100,0 mg/kg的浓度梯度,分别快蘸5 s、浸泡12 h和20h,研究乌桕插条生根率、生根数量、生根长度与不同生根剂类型、不同浓度及浸泡时间长短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911生根剂100 mg/kg浸泡20 h的半木质化嫩枝平均生根率为72.2%,1 a生木质化硬枝911生根剂500 mg/kg快蘸5 s大田扦插的平均生根率为82.2%,根数达9.0根;半木质化嫩枝911生根剂200 mg/kg浸泡12 h的平均生根数达3.9根,不同浓度生根剂和浸泡时间对根系长度无显著影响.
2009(6):25-28.
摘要:利用佳多智能型虫情测报灯对恩施市盛家坝果园害虫进行监测,1 a中共收集昆虫10余目40余科,17万余种,并初步鉴定出了500多种昆虫.结果表明:佳多智能型虫情测报灯对农业、林业害虫有很好的监测和诱捕效果.利用佳多智能型虫情测报灯的诱集、监测和捕杀功能,能诱集林业、果园、粮食、蔬菜等多种害虫,具有测报准确度较高,使用简便,易于操作,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等优越性,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9(6):31-32,39.
摘要:分子技术因稳定性高、标记数量多、多态性丰富等众多优点而被应用于油茶研究中.从油茶遗传多样性、品系分类及品种鉴定、文库构建和重要基因研究3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分子技术在油茶研究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并对分子技术在油茶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9(6):36-39.
摘要:笔者针对我省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生态退耕缺乏科学依据和合理规划等关键性技术问题,在生态敏感分区的基础上,对我省生态退耕适宜性进行评价,提出了我省生态退耕标准,并通过统筹测算提出我省近期、中期生态退耕规划,为我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2009(6):40-42.
摘要:通过对九宫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笔者提出了开发利用这些宝贵资源的措施和建议.
2009(6):43-45.
摘要:笔者以江西省德安县为例,概述了当地营造混交林的主要形式、成功经验及意义,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与建议,充分揭示了营造混交林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2009(6):46-48.
摘要:笔者对珙桐资源的分布状况、国内外引种栽培情况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对珙桐濒危原因、迁地保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迁地保护技术和方法进行探讨.
2009(6):49-50,57.
摘要:龙感湖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但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笔者叙述了龙感湖湿地资源现有的利用模式,指出了龙感湖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为龙感湖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开发提供参考.
2009(6):51-53,61.
摘要:油茶对于维护国家粮油安全,稳定生态体系至关重要.笔者从黄冈市基本概况、发展油茶的重要性、发展油茶的历史和现状、油茶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存在的问题、发展油茶产业的思路与对策等6个方面进行了详尽地阐述.
2009(6):54-57.
摘要:作者阐述了武汉市103种主要园林植物对土壤的需求,并将其划分为4类,即对土壤酸碱度敏感、对土壤水分敏感、对土壤肥力敏感以及对土壤要求不严的园林植物类型.基于上述分类,对该市道路、公园、工厂和江河湖岸绿化等4种立地条件下的植物应用提出了建议.
2009(6):58-61.
摘要:恩施州有着丰富的森林生态景观.为合理开发利用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内涵,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笔者对恩施州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原则,发展目标及发展战略提出了探讨.
2009(6):62-64,67.
摘要:森林病虫害是宜昌市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主要灾害,目前该市有森林病虫害种类1 360多种,其中对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严重危害的20多种,常发年份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在3.33万hm2左右,重灾年份达6.66万hm2.
2009(6):68-68.
摘要: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 Ellis为四季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花香浓郁,除可供观赏,也可供佩带,是城市美化、公路绿化、庭院盆景观赏的理想环保绿化花卉.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现汀南各省均有野生,目前已引为家种.
2009(6):71-71,67.
摘要:松毛虫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虫属Tolype昆虫.主要种类有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等等,主要危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等.
2009(6):72-73.
摘要:1植物造景的原则 园林植物造景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造景原则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在当前能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形势下,发展生态的、可持续性园林是社会所需,则植物造景的原则又有新要求: (1)生态性原则:科学合理的植物造景,首选要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植物栽植的具体环境特点进行植物种植.
2009(6):F0004-F0004.
摘要: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建于1959年,是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的省级林业综合性公益型科研单位。全院设有林业资源环境研究所,经济林研究所,森林病虫害防治研究所,园林植物研究所,林产工业研究所,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等6个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