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Z1):1-7.
摘要:本文以日本王子造纸公司培育的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简称DD)与辽杨(P.maximowiczii,简称MM)的杂交品种MD110品系的2 a生穗条为材料,以水培萌条的顶芽、叶片、叶柄为外植体,在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时,以芽的生长点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MS+1.15 mg/L 6-BA+2.5%蔗糖为最佳诱导培养基.在愈伤组织的芽分化培养中,在琼脂固体培养基1/2(N)MS+0.30 mg/L 6-BA+0.10 mg/L NAA+2.5%蔗糖上,分化率可达94%.在MS+0.20 mg/L 6-BA+2.5%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上,芽的分化率也可以达98%.在生根培养中,与萘乙酸相比,吲哚丁酸更有利于生根,且根生长粗壮.生根效果较好的培养基为1/2(N)MS+0.05 mg/L NAA+2.5%蔗糖.
2004(Z1):8-12.
摘要:以5个黑杨派(P.deltoides)杨树无性系为材料,利用Logistic方程对各个无性系的1a生扦插苗木的苗高、地径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根据因素数列的几何形状发展态势的接近程度,将苗木的生长量与影响苗木生长的气象因子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组成1个灰色系统,进行面积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5以上.关联度分析表明降水量对苗木的高生长影响最大,日照时数影响最小;而日照时数对苗木的粗生长影响较大,降水量影响最小.
2004(Z1):13-16.
摘要:本文对湖北省近年来引种和栽培的杨树新品种的苗期生长情况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南方型杨树适合在我省栽培,南林895杨、南林95杨、南林220杨、南林1388杨、321杨等品种显著优于我省原有优良品种中嘉5号.
2004(Z1):17-20.
摘要:以从辽宁等地引进及湖北省内选育的共20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于2000年3月在中国杨树委员会良种繁育基地(武汉市黄陂区武湖乡,下同)进行造林试验,根据试验期间调查的结果,对其生长差异性分析及遗传力的估算表明参试杨树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有极显著差异,特别是鲁山杨(辽宁杨)、圣山杨(盖杨)、欧美46及欧美14等几个无性系显示出良好的生长趋向,极显著优于对照品种中嘉8号和中潜3号.试验结果有助于我们在营建杨树丰产林时,选择这些优良的杨树无性系,从而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004(Z1):21-23.
摘要:杨树是我国重要的速生树种,也是作为造纸等工业原料的重要树种.生长量是杨树的重要性状指标,但除此之外,容积密度和纤维长等在材性上表现较佳的优良品种的培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中国的杨树材质研究过去大多都只一味地注重和研究与材性有关的性状,此次我们利用多个性状求出了选择指数,然后初步选择了生长量较好,且容积密度等材性性状也表现良好的无性系.调查对象为湖北省石首市原种场内栽植的13 a生中天1号、中天4号、中潜1号、中监1号等13个无性系.调查项目为胸径及容积密度、纤维长、弹性模量等材性性状.参试株数为每个无性系16株(1个小区4株,重复4次)共208株.采用"日本林木育种中心"开发的方差分析软件Lsab02和Lsab21求出了最小二乘推定值,对无性系进行了评估,并利用胸径、容积密度、纤维长等性状求出了选择指数,初步选择出了生长和材质上均表现较佳的优良无性系.
2004(Z1):24-27.
摘要:针对湖北省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的现实特点,根据31块详细样地资料,以密度二次效应模型为基础,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对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的最适经营密度进行了探讨,同时,在兼顾单株营养面积和群众栽培习惯,以及造林可操作性的前提下,提出了适合于南方型杨树人工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造林株行距,可为造林施工、林分抚育间伐和综合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2004(Z1):28-32.
摘要:本文以我省生产中的10个杨树品系为研究对象,以1 a生苗木的生长量和杆重量以及纤维形态测定为指标,以1 a轮伐期纤维材培育为目标,比较分析了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并对其进行了多指标的综合评定.分析结果表明1 a生杨树苗木的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造纸原料要求.综合而言,中嘉2号、中潜2号和天寅杨更适于作为短周期纤维材进行定向培育,且应采取2 a根1 a杆的经营模式.
2004(Z1):33-36.
摘要:根据湖北省10个县、市31块标准地林分的调查资料,在对杨树所处立地条件和林分密度类型进行分级组合的基础上,对南方型杨树工业原料林的培育目标与培育年限进行了定量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合类型培育小径材、中径材、大径材的平均年限分别为6,7~9a,10~11 a以上;各种立地条件下,中密度林分培育各种规格的工业原料林的年限最短;Ⅰ类立地中密度类型培育不同用途林分的年限最短,Ⅲ类立地低密度类型最长;Ⅰ类立地中密度和低密度组合类型较好,培育大、中、小径材均较理想,Ⅱ类立地中密度类型林分不宜培育大径材,Ⅲ类立地各种密度类型差别不大,以中密度林分最好.
2004(Z1):37-42.
摘要:根据湖北省10个县、市31块标准地的11种主要密度类型林分的调查资料,从技术经济学的角度,以林分数量成熟与经济成熟为依据,对各密度类型林分的主伐年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南方型杨树各种密度类型人工林的年均收益最大值出现在材积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与数量成熟龄之间,一般早于数量成熟龄1~2 a.②林分的主伐年龄与数量成熟龄表现出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少而逐渐变大的总趋势,而主伐年龄时的最大年均净收益则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增加,与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③培育造纸、刨花板等小径材林分的轮伐期为5~6 a,木芯板、火柴、家具等中径材的轮伐期为6~9 a,培育胶合板等大径材的年限则需要10~12 a.
2004(Z1):43-47.
摘要:对湖北省10个县、市31块标准地的11种主要密度类型林分的生物量与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型杨树单木生物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林分生物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在各组份生物量中,树干最大,树枝其次.单木和林分地上部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达91.22%~92.19%,且林分密度越高,比例越大.中等密度林分的生物量结构特征较合理,生产潜力较大,应作为全省杨树栽培的主要模式.林分密度对净生产力有显著影响,随着林分密度的降低,林分和林分各组份的净生产量也随之降低.
2004(Z1):48-53.
摘要:通过对湖北省杨树主产区石首、公安等县(市)杨树造林地和周边农田20个样本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粗放经营(未施肥)的杨树林地较农田(常规施肥)土壤板结,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镁、有效锌含量均较低;平衡施肥能有效改善杨树林地土壤肥力水平.施肥后杨树林土壤有机质,全效氮、磷、钾,速效氮、磷、钾含量均高于农田;农田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与种植农作物比较,经济效益显著.
2004(Z1):54-56.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施用一定量磷钾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氮用量对江汉平原杨树的生长及材积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杨树每株施用纯氮100 g,材积量每hm2比对照多增2.84m3,增产率66.98%,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每株杨树施用氮素100 g比施用氮素50 g,材积量每hm2多增1.16 m3,多增产19.59%;株施氮素100 g比不施用氮素每hm2净增收入624元,投产比1.002.74.综合分析,江汉平原杨树每株施用氮素100 g为宜.
2004(Z1):57-60.
摘要:根据全省杨树主栽品种混系造林的生产实际以及南方型杨树品种(品系)间高生长过程的相似性,利用31块标准地优势木树干解析资料,把方程lgH=0.730+0.6011 lgA作为导向曲线数学模型,编制了湖北省南方型杨树立地指数表.该表对于指导杨树的分类经营、定向培育,以及配套经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树高生长过程与南方型杨树相似的其它杨树品种(品系)也可参考使用.
2004(Z1):61-65.
摘要:根据31块标准地每木调查和树干解析资料,分别采用10个材积方程进行回归拟合,通过相关程度与标准差比较,以及回归方程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选出了南方型杨树标准材积表的方程模型V=0.000 038 370 7D1.672H1.247,经检验,据此编制的立木二元材积表基本满足精度要求,可以在生产中加以使用.
2004(Z1):66-69.
摘要:云斑天牛成虫在湖北省羽化期为4月10日~5月20日,在成虫羽化初期,采用"绿色威雷"200倍液对杨树4 m以下主干喷雾,可有效控制其危害.对大面积成片杨树林,通过防治林缘天牛可达到控制整块林地天牛危害的目的.
2004(Z1):70-73.
摘要:通过对全场意杨的定点观察和调查,意杨的蛀干害虫有3种桑天牛、云班天牛和星天牛,对蛀干害虫发生猖獗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结合桑天牛和云班天牛2种主要蛀干害虫的危害特点、产卵习性和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蛀干害虫的技术措施.
2004(Z1):74-76.
摘要:在2001~2003年进行挂药试验和不同树种混交试验.现有d**树种与杨树混交防治效果显著.挂d药试验在1~3 a生林中每株挂1药,在5~6 a生林中每株需挂3药,在5%的显著水平下防效显著.
2004(Z1):77-79.
摘要:本文以湖北省潜江市林科所营建的以抗天牛品系选育为主要目的的杨树对比试验林3 a生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记载每木树高、胸高直径和树皮形状指数和受害状况指数等形质指标,分别空间和品系间的天牛危害程度是否存在差异进行方差分析.同时尝试运用"日本林木育种中心"开发的LSAB软件和选择指数法,分别"树高、胸径、树皮形状、被害状况,,等联合形状指标对生长较好、抗性较强的无性系进行了初步选育.
2004(Z1):80-82.
摘要:杨树是我国重要的防护林和用材林树种,但病虫害的迅猛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在总结现有杨树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基础上,为杨树生态防治提出了建议,以促进杨树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04(Z1):83-88.
摘要:湖北杨树产业正处于1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回顾总结全省杨树产业化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杨树品种的鉴定推广、定向培育目标、杨树科学研究、管理措施上存在的不足及杨树产业带来的生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促进全省杨树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4(Z1):89-91.
摘要: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人工林木材的利用已成为解决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杨树以其生长快、干形好、用途广泛等特点而成为我国首选的速生人工林树种.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杨树木材加工利用的现状,提出了杨树木材加工利用的发展趋势以及合理高效利用的途径.
2004(Z1):92-94.
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湖北省国有林场工作站引进鲁山杨等89个杨树无性系,分别在武汉、潜江、荆门、赤壁等地进行苗期选择或造林试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由远缘杂交,经集团选育的鲁山杨、圣山杨等5个无性系不仅生长期长、生长快,而且具有树干通直圆满、抗性强、材质好等优良特性.从1999年开始,陆续在湖北、湖南、江西等南方省份推广并获得成功,少数无性系推广区域扩展至河南、山东等北方省份.
2004(Z1):95-98.
摘要:本文就意大利杨商品林经营中的若干问题,分调查设计、造林地选择、种苗设计、造林技术、密度管理、采伐利用、科技创新等7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