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3).
摘要:“木本农业”是对已驯化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实行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它不同于“农用林业”,其林下不种植一年生作物,林地实行少耕或免耕,可获得每年生产果实和每隔5-10年产木材的效益。伐木后,经植株再生,仍可恢复果实和木材生产。在近10年里,“木本农业”的慨念在美国 Badgersett 试验场得到了发展。现在虽然尚无商品化木本农业样板,但使之商品化仍是可能的。下一步有必要在农民之中建立一个具有良好环境条件的种植制度。
1993(3).
摘要:据报道,吴中伦教授在我省安陆市白兆山,新近发现一介古银杏群落,其中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树48株,最老的一株树龄高达1570年,每年产果1000多公斤,价值万元以上,另有百年以上的大树4673株。
1993(3).
摘要:传统的除尘管道系采用薄铁板巷制、焊接、配作法兰后安装连接而成,加工工序多而繁杂,工程造价高,工期长,使用时还须经常涂漆防护。我生产开发部在为本公司家具厂下料车间除尘系统配套设计过程中,采用新型材料--无机不燃玻璃钠代替传统的焊接钢管,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此种材料性能、造价、生产工艺及实用性简介如下:
1993(3).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林业工业发展较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有了新的调整,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外向型经济比重增加,已成为我省大林业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1992年,我省林工企业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扩大开放,认真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积极进行企业内部
1993(3).
摘要:林地、林木资源作为保康县储量最大、分布最广的自然资源,一直是山区经济开发的着力点。以山场开发为主体的农业综合开发,在我县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第一步战略目标中,显示了深具潜力的初始效应。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层推进,广袤的山场为全县农民提供了兴林致富的大舞台,而其巨大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发挥,必将使广大农民奔向小康的理想成为现实。
1993(3).
摘要:通城县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地理位置优越,光热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土壤条件较好,劳力资源富余,发展林业的山地而积较广,约为耕地的3. 5倍,林业发展潜力极大。所以,探讨林业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我县国民经济的增长很有必要。
1993(3).
摘要:柿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从南到北均有栽植,栽培历史悠久。但几乎都是涩柿类型,果实成熟后要通过脱涩处理才可食用。而果实成熟以后,从树上采下不需通过人工处理即可食用的甜柿,仅产于大别山一带,称之为“罗田甜柿”。过去繁殖甜柿苗木,一般多采用春季劈接方法培育嫁接苗,嫁接成活率低,一人每天只能嫁接500株,生产成
1993(3).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技文献量不断增长,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也正在与日俱增。科技工作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寻找自己所需的情报,如果不运用检索工具,将会造成费时多而收获少。为了帮助林业科技人员能从各种学术性、技术性林业期刊、图书、科研、调查报告、各专业学会会议资料、学位论文、专利及标准等各种类型的科技文献中,快、准、全地检出自己所需的科技情报,熟悉检索工具,掌握检索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现将国内出版的林业科技号业性及与本专业相关的综合性检索工具简介如下。
1993(3).
摘要:1 杨树栽培“定向培育”即规划发展一片杨树林,要明确这片林的用途,根据用途进行定向培育。杨木作为民用建筑材,今后的销路越来越小,工业原料林是发展的方向。山西、甘肃省林科所对今后杨木中、小径级材滞销形势做了分析,提出生产大径级材及胶合板材是打开市场、促进生产发展的方向,并结合10年的研究成果,从正确选择宜林地、良种壮苗、适宜密度、良法栽植、林粮间作、合理修枝、病虫害防治等集约经营措施,提出了大径级材的培育技术和标准,同时指出大径级材的培育要在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北京林大对杨树造纸用材林超短
1993(3).
摘要:1990-1992年,湖北省林科所与罗田县林科所组织科技人员,对我省罗田、麻城二地甜柿资源进行调查,发现二个新的甜柿品种(类型),暂定名为大四饼甜柿和宝盖甜柿。
1993(3).
摘要:利用其他原料作代用品制备木工胶粘剂是当今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利用高分子化学理论并参照国外有关资料,采用橡椀栲胶替代30~50%的苯酚,制取人造板单宁酚醛胶,通过反复试验,获得了稳定的配方和制胶工艺;制取的胶粘剂,其各项性能指标均与酚醛树脂胶相近,用以压制胶合板,其胶合强度均达到和超过国标要求。
1993(3):6-7.
摘要:摇尺装置作为实现侧向进给并定位的机构是跑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摇尺精度直接影响着锯材板厚的误差。因此,提高摇尺精度历来是跑车技术改造的重点。近年来,先后出现了机械摇尺、液压摇尺、气动摇尺、数控摇尺以及计算机控制摇尺,使摇尺的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各种形式的电气一机械摇尺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惯性对摇尺精度影响这一问题,从而限制了摇尺精度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就克服摇尺惯性的方法进
1993(3):8-13.
摘要:在板栗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对板栗插穗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从扦插之日起,每隔5天取样1次,分别对插穗叶片和枝条的淀粉、还原糖、蔗糖、总氮和粗蛋白进行了生化指标测定。方差分析表明,上述5种营养物质在插穗生根过程中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叶的整体营养水平高于枝,叶的营养含量变化幅度大于枝的变化幅度。选择健壮插条并保留适量叶片是提高插条营养水平的重要途径。
1993(3):15-17.
摘要:我省林业正向高效林业发展,林农间作是充分利用林业土地资源、实行长短结合发展高效林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模式之一。为使间种农作物获得优质高产,我们在新洲县涨渡湖林场一分场对林农间种的农作物进行了施用 ABT 4号增产灵的试验。
1993(3):18-20.
摘要:池杉是我国引进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适生范围广,具有耐水湿、速生、丰产、材质优等特点,因此深受群众的喜爱。所以近年来,社会上对池杉苗木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池杉苗木的黄化病严承影响了其苗木的生产,阻碍了池杉的发展,根报道池杉苗木的黄化是由于土壤中缺乏活性铁造成的。木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到用 FeSO_4防治池杉苗木黄化病的最佳浓度和简便易行、省工省力的办法。
1993(3):25-26.
摘要:我市有6个国营农场,分布于5个县(市),总面积72. 3万亩,其中耕地24万亩,有林地16. 3万亩,新造未郁闭林地1. 8万亩,森林蓄积30. 5万m~3。森林复盖率22. 5%(未含四旁树占地面积)。
1993(3):36-39.
摘要:以国内林业科学唯一的检索刊物《中国林业文摘》(其相关文献覆盖率达90%以上)为依据,对1985-1991年刊载的有关森林昆虫研究文献进行量变状况分析、核心期刊确定以及合著率统计等研究,以探讨我国森林昆虫研究的某些动向。
1993(3):43-45,35.
摘要:土壤物理性质变劣,排水通气性能差,是杉木二代林生长不良的原因之一。1989年起,我们采取了加大整地规格等综合措施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现将三年来的实验研究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