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竹退笋原因的观察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楠竹(毛竹)成材早,发展快,用途广,是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竹种。近几年来,我区楠竹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竹林面积不断扩大,竹林蓄积量和采伐量不断提高,在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但在繁衍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退笋现象,据调查,在正常年景下,退笋率为43.7—58.2%。如迂到干旱年景,退笋率高达81.2%,给楠竹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必须研究解决,把退笋率降到最低限度,以提高新竹数量和质量。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钦和,李新德.楠竹退笋原因的观察[J].湖北林业科技,1980,(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